碳核算革命来了!
2024/02/10 11:02:17国家电网和南方电网的“电碳表”陆续发布运行!
能源、碳排放计量新局面打开
企业可实时掌握自身电碳排放情况
近日,南方电网首款电碳融合计量表计(以下简称“电碳表”)已于2024元旦前后陆续在广东省东莞市多家企业挂网试运行。这款电碳表能够实时计算并给出企业用电带来的碳排放量,将有助于企业更直观地了解和掌握数据,并根据碳排放情况优化生产用电安排。
南网“电碳表的计量原理,是根据实际电力系统计量数据,动态计算更新电碳因子(平均每度电蕴含的碳排放量)的准确数值。”研发团队成员、南方电网广东电网公司计量中心主管杨雨瑶解释,“有了电碳表,我们就可以为企业提供用电对应的‘碳账单’。”
杨雨瑶表示,传统电力碳排放的核算方法一般只是根据相对固定的电碳因子,再乘上总电量得到碳排放总量。
“但是电力来源随时变化,某个时段可能火电多,因此每度电碳排放量高,某个时段可能风电光伏等清洁能源占比高,碳排放量因此也少了。”杨雨瑶说。传统电力碳排放核算方法难以体现电力生产源头的时间和地域差异,而电碳表的应用,则让碳排放计量变得更实时更精准。
首款电碳表外形与普通三相电能表相似,杨雨瑶介绍,这款电碳表包括关口电碳表、三相电碳表、单相电碳表等类型,分别对应不同的电能计量场景。
央广网苏州8月24日消息,国家电网智能物联电表架构的“电碳表”在江苏省昆山市千灯镇昆山天洋新材料有限公司试点应用。这也意味着,在这块“电碳表”的加持下,能够直观记录碳排放在电力“生产-传输-消费”全环节的足迹,一直以来“来无影去无踪”的碳排放,这回有了最佳“显示器”。
电碳表”跟电能表对比(通讯员供图)
“电碳表”能够实时采集电气参量,将所测数据发送至服务器,由服务器根据不同情况计算出碳排放因子,然后通过用电量和碳排放因子计算出碳排放量。也就是说,“电碳表”是通过将碳排放因子从“一概而论”转变为实时更新和“因用户而异”,从而实现精准计量每一度电的碳排放数据。
现场查看“电碳表”情况(通讯员供图)
“用电量51300千瓦时,碳排放量29吨……”小巧的电碳表,不漏过每一度电的碳排放,在天洋新材料有限公司配电房的内墙上,这块“电碳表”引人关注。从外观上看,这块“电碳表”和普通电表并无太大差异。实际上,大约A4纸大小的它,内核可与自己的“同行”们大不同。表盘显示器上除了有电流、电压、累计用电量等数据,还可以实时显示累计碳排放量等数据。
目前,国内外尚未有成熟完善的碳计量标准和体系,企业大多采用将电量直接折算成碳排放的方式,无法实时精准碳排放计量。为此,早在2022年4月,国家电网有限公司启动了《电力系统碳核查计量支撑基础网络构建与关键技术研究》项目,以聚焦电力系统源、网、荷各环节碳核算的计量需求为出发点,研究覆盖电力系统全过程的碳核查计量基础支撑网络,为电力系统碳排放量的准确可靠核算、公平公正核查提供计量支撑。
电碳表助力企业低碳生产,减少碳排放核算压力盲区
国网区域天洋新材料是一家从事光伏材料生产、销售的企业,其部分产品主要销往欧洲。面对全球绿色发展趋势,企业对产品生产过程的碳排放管理要求越来越高。该企业利用屋顶安装了一套容量为800千伏安的分布式光伏,以“自发自用、余电上网”的方式实现企业能源消费绿色转型。
分布式光伏(通讯员供图)
天洋新材料有限公司人事行政总监杨天峰表示:“除了使用自建的屋顶光伏,我们平均每天还需要消耗约3.5万度的电网电,这部分电力所产生的碳排放量,以前主要是根据相关系数,对用电量进行折算,准确度低,实时性差。有了‘电碳表’,我们就可以精准溯源发电侧所产生的碳排放量,像计量电能一样,科学准确计量出每一度电所产生的碳排放量,帮助我们制定更为科学的减排降碳措施。”
目前国网江苏电力共在4家单位试点应用了9块“电碳表”,未来还将通过电力系统碳计量监测平台实现碳排放大数据管理和可视化呈现,进一步提升碳计量数据实用性。
来源:央广网、中能传媒南方观察等